當前位置: 資訊> 市場評論:小麥收市場趨向理性
市場評論:小麥收市場趨向理性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小麥聯合收割機逐步實現了以我為主、不斷超越、創新發展的歷程。目前,我國小麥聯合收割機社會保有量在40萬臺以上,機型已向中高端發展,且產品逐步進入國際市場。小麥聯合收割機市場保持穩定發展,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整體已經步入理性發展階段。
政策、市場因素導致小麥機發展趨穩
多年來,在惠農政策、市場需求因素的主導下,我國小麥聯合收割機市場、保持穩定發展。不過隨著小麥收割機保有量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未來小麥機市場將會逐漸趨于成熟,過去十年的發展速度很難再次出現。
首先,部分小麥種植區域聯合收割機趨向飽和,收獲比例超過90%,補貼金額重點放在其它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耕作機械,小麥聯合收割機補貼比例及金額減少,一些用戶持幣代購、等待補貼,影響了潛在購機用戶、更新換代的積極性,制約了市場需求。從目前看,玉米收割機械和拖拉機仍是中原冬麥區補貼的重點。小麥機方面主要是老舊、高能耗的機械急需更新換代方面的需求。
隨著農機跨區機收收入不斷降低,已經影響到用戶的購機、升級需求。近兩年,跨區機收單機平均收入降至2.5萬元,與以往收入已經有了一定差距。一方面燃油漲價提高了作業成本。燃油支出占據收入的35%左右,成為降低作業因素的主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收獲機飽和現象開始出現,市場由賣方變為買方市場,用戶擁有越來越多的選擇權??鐓^作業市場價格逐年回落。甚至出現由過去一機難求的情況變為多機競相讓利爭一用戶的現象。此外,隨著保有量增多,小麥收割機械呈現本地化趨勢。由于農機合作社發展步伐加快,部分區域已經能夠滿足當地作業,跨區作業區域減少,只在本地作業或短途跨縣、跨市作業。
小麥機發展速度放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緩慢。目前,受土地連片、代耕代種等因素的影響,用戶需求向大喂入量、節能環保和信息化產品發展,但速度卻也受到以上因素限制。國外聯合收割機喂入量已由一般的4~5公斤發展到9~10公斤,小麥割臺**大割幅已超過9米。我國在大喂入量產品研發、制造和MTBF等方面離國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近年基本沒有大的突破。應以用戶為導向,按照市場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通過自主創新掌握大喂入量產品技術,滿足區域市場需求,抓住新一輪機遇。
未來趨勢:大型化專業化集中化
進一步提升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持續發展小麥聯合收割機對提高我國糧食綜合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實現企業發展、農業豐收、農民增產仍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在用戶需求的促進下,小麥聯合收割機產品正向大型、環保方向發展。國內農機企業雷沃重工、洛陽中收、山東金億等在小麥聯合收割機械研發、制造上取得新的進展,大喂入量小麥聯合收割機新產品不斷上市,滿足了市場需求。河南、山東、河北等冬麥區對小麥聯合收割機大型化需求趨勢明顯,購買對象由傳統的2公斤喂入量向2.5公斤、3公斤、3.5公斤喂入量產品過渡,新的產品成為市場發展的驅動力。黑龍江、新疆及各地大中型農場對4公斤以上喂入量產品呈現出明顯的剛性需求,6-8公斤大喂入量產品銷售比例明顯上升。2011年,雷沃重工在東北實現了6公斤系列大型機的批量銷售,繼續引領行業發展。
未來,小麥機市場仍有相當大的容量。要想抓住市場升級后的機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眼。
加快產業升級換代步伐。堅持用戶導向,瞄準國際先進技術,積極研發先進適用的大型、節能環保型產品,延伸產品鏈條,加快推進產業的升級換代。一是加大大喂入量的小麥收割機研發步伐,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增加操作舒適性、方便性,采用靜液壓驅動系統,適合多種作物收獲的高效、低損失脫粒、分離、清選裝置,節能環保型大馬力柴油機145千瓦—250千瓦,排放標準達歐ⅢA。加大GPS、計畝器等運用,指導用戶掌握設備操作和使用狀態,方便農田作業。二是運用節能環保型柴油機和底盤,降低燃油消耗和設備磨損故障,提高運營效率,增加用戶收入。三是提升收獲效率。采用雙切流滾筒加強脫粒功能,適應大喂入量的脫粒要求;在傳統的紋桿切流滾筒及鍵式逐鎬器脫粒分離裝置的基礎上,加裝橫向桿齒分離滾筒輔助分離裝置,減少脫粒和分離損失,提高作業性能。
把握市場結構調整機遇。目前,我國收獲機械市場已經走向成熟,步入理性發展階段。預計,“十二五”期間年均需求量穩定在4.5萬臺左右,市場需求保持穩定的發展趨勢。在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等是小麥收割機械需求大省,要穩固2-2.5公斤小麥聯合收獲機械傳統用戶,開拓3-5公斤小麥收獲機械新興和潛在用戶。在黑龍江、新疆等大型聯合收割機市場,則是6公斤喂入量小麥聯合收獲機械的天下,未來預計會向7-10公斤喂入量發展。同時,還要開拓國外市場對小麥收割機械需求,以成熟的小麥收割機械產品,開拓國外市場,拓展企業新的發展通道。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小麥機企業將呈現集中化趨勢,創新市場營銷手段也將成為企業的競爭利器。一方面要加強渠道建設。抓住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等主流客戶群體,實施覆蓋式銷售,與市場實現無縫對接,形成快速反應機制。構建經銷商、代理商、大客戶相互促進,專營店、品牌店等互為支撐的網絡格局。另一方面,還要努力提升從業者的營銷水平,建立健全激勵考核機制,運用分配杠桿,充分調動營銷人員的積極性。加大服務力度,形成網絡化系統服務系統,消除用戶后顧之憂。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