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關注微信
小程序

調減玉米、振興大豆,農民需要有更多保障!

作者:中國鄉村之聲 本站發布時間:2019年05月27日 收藏

  近日,記者跟隨調研團隊,赴東北主產區對2019年大豆、玉米種植情況展開調研。

  調研了解到,受2018年國家大豆、玉米種植補貼政策調整及玉米減產、市場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今年黑龍江多地種糧大戶、合作社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改種大豆的積極性明顯提升。

  但在吉林部分傳統“黃金玉米帶”,農民為求穩妥更傾向于種玉米。大豆振興還需因地制宜,加強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撐。

  近年來“保險+期貨”試點的開展,在穩定農民種植收益、構建金融助農機制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糧改豆”面積增加明顯

  2018年是玉米市場經受考驗的一年。

  從8月份開始,非洲豬瘟疫情導致玉米需求出現“負增長”;玉米臨儲政策取消余波猶在,臨儲玉米拍賣對玉米價格形成較大影響;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酵,大豆、玉米進口情況不明朗,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受此影響,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玉米價格持續走低,尤其在12月份之后,國內玉米價格急轉直下。2019年春節前后各一個月的時間里,不少玉米產區出現了農民“賣糧難”情況,農民玉米種植收益大幅下降。

  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鄉興福村二組,種糧大戶田志文告訴記者,目前該生產大隊有耕地2380畝,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受干旱等氣候因素影響,2018年玉米平均減產30%,單產在9-10噸/公頃,比正常年份少3-4噸/公頃,年前的賣糧價格是0.65元/斤左右,比正常年份要低0.1-0.15元/斤左右。

  ▲一臺農機在黑龍江墾區龍鎮農場第三管理區收獲大豆。在國家惠農政策支持下,今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面積回升。新華社記者陸文祥攝

  在市場行情上,玉米表現不理想。在政策補貼上,種玉米明顯遜于種大豆。在黑龍江,今年大豆種植補貼達到3900元/公頃、連片200畝以上專項補貼2250元/公頃。玉米與大豆的種植補貼差額在3000元/公頃,基本接近農民除去租地成本外的種植成本。

  由于玉米、大豆土地競爭關系明顯,黑龍江的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今年興福村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明顯高漲,種植比重從2018年的15%提升為40%。農安縣燒鍋營子村大豆種植面積增加50%,屬于大豆面積增幅較大的區域。

  總的來看,在此次調研所涉及的區域內,黑龍江大豆種植增長面積約為4000公頃,增長率達到10%,而玉米種植面積出現了相應的下降。

  “大豆振興”需構建長效機制

  除了市場和價格補貼政策的影響,一些大型國營農場主動沖在了“大豆振興”的前線。

  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七星泡農場,記者看到大型機械化播種設備已經開始下地春耕。作為已有6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營農場,在國家“大豆振興計劃”中,主動響應國家政策,擴大大豆種植面積。

  農場負責人范洪江說,農場耕地面積超過3.2萬公頃,以玉米、大豆種植為主。雖然2018年七星泡農場遭受旱災,但由于采用集約化生產、科學化管理等,使得玉米、大豆減產幅度低于預期水平。今年大豆種植面積達到了1.9萬公頃,比去年增加了3000公頃;玉米面積3500公頃,較2018年減少2000公頃。

  ▲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農民在晾曬收獲的玉米。新華社記者武紀全攝

  與之相比,吉林部分傳統“黃金玉米帶”上的生產經營主體反應平淡。因玉米產量較高,當地下游加工企業對大豆的需求量有限,農民改種大豆的積極性并不強。

  德惠市文興玉米合作社負責人尹立文說,在受旱災減產21.4%的情況下,玉米產量依舊達到了11噸/公頃。對于普遍含水量在18%-20%的玉米來說,可以賣到0.85元/斤的價格,“即使大豆產量可以達到2-2.5噸/公頃的產量,加上補貼,還是沒有種玉米踏實。”

  業內人士認為,在“大豆振興計劃”提出后,激發了一些農戶的種植熱情,使東北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增加。但補貼對大豆生產持續發展的支撐作用有限。與2018年相比,今年的大豆補貼價格將有所下降,預計不超過270元/畝。此外,黑龍江第三、第四、第五積溫帶的三年大豆、玉米、雜糧雜豆輪作補貼150元/畝的政策已經結束。

  ▲在黑龍江五大連池農場,職工駕駛噴藥機為大壟密植大豆噴施營養液。新華社記者陸文祥攝

  永安資本農產品總監鄭結明表示,要戰略性地改變大豆供給格局,還需從根本上提升大豆的競爭力,解決制約大豆高產的技術難題,依靠科技手段來增強農民的種植意向,改善種植結構。

  從長遠來看,東北大豆的持久健康發展,必須走科學化種植的道路,以期實現產業的集約化、機械化、綠色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大豆科學化種植還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需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滿足食用需求、更好地開拓市場。

  “農民收入保障計劃”成效顯著

  黑龍江黑河市嫩江縣前進鎮劉東升種植專業合作社有耕地1000公頃,主要種植玉米和大豆,2018年玉米種植面積接近700公頃。由于受早霜影響,2018年玉米、大豆均遭遇減產,受災面積達到60%。

  合作社負責人劉東升告訴記者:“去年我們附近幾個合作社的玉米都受災了,但是獲得了項目理賠,所以影響也不大。”他所說的“項目”,就是由大連商品交易所支持,中糧期貨、龍江銀行、人保財險共同參與“保險+期貨+銀行”的農民收入保障項目。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賈寨鎮的家庭農場,通過土地托管的方式進行經營管理,推廣農業種植新技術,帶動周邊村民增產、增收。新華社趙玉國攝

  據了解,近年來大連商品交易所在連續開展“保險+期貨”試點的基礎之上,2018年推出了涵蓋“保險+期貨”、場外期權、基差收購等多種形式,期貨公司、保險公司、銀行等多類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綜合性“農民收入保障計劃”試點。

  2018年6月,包括劉東升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內的嫩江縣5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6家個體種植戶拿到了玉米種植收入保險合同,并通過收入保險保單質押的方式,從龍江銀行獲得300余萬元的貸款。今年2月,有8家種植專業合作社共獲得賠付302.82萬元。“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的順利實施,讓當地農戶及合作社近距離感受到“保險+期貨”帶來的安全感。

  記者了解到,2018年大連商品交易所“農民收入保障計劃”總計為農民賠付約1.77億元,該計劃所包含的107個試點項目共備案服務了約580個合作社和15.28萬農戶。試點的實施,為迫切需要種植收益保障和綜合金融服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提供了全面的金融服務和風險管理工具,同時也為“保險+期貨”試點的可持續推進積累著寶貴經驗。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