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關注微信
小程序

5月玉米價格將會分化 玉米拍賣將主導市場

作者:國家糧食局 本站發布時間:2017年04月20日 收藏

  3月份以來,國內玉米價格整體上揚。業內人士表示玉米價格將延續上漲態勢,但空間有限。5月份之后玉米價格將會出現分化,臨儲玉米價格與東北新玉米價差將明顯拉大。從5月份至新季玉米上市前,臨儲玉米將成為市場供應主體,臨儲玉米的銷售價格將主導現貨價格走勢。

 

  1、東北玉米價格緣何上漲

  3月份,東北地區玉米收購數量較大,收購價格較2月份明顯上漲。根據國家糧食局發布的數據,截至3月底,東北地區累計收購玉米9555萬噸,其中3月份,東北地區收購玉米2043萬噸,較2月份增加529萬噸,是去年10月份開秤以來收購量**多的月份。而3月底東北地區玉米收購價格每斤在0.59元至0.86元,環比上漲3分錢至4分錢。

  玉米供應偏緊和市場預期看漲是支撐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上漲的兩個主要因素。從供求基本面來看,到3月下旬,隨著農戶余糧不斷減少,玉米日均收購量由上中旬的75.7萬噸減少至48.1萬噸,玉米供給量下降。同時,深加工企業、飼料企業對玉米需求增加。其主要原因一是春節前養殖企業集中出欄造成1月份、2月份飼料需求出現淡季,3月份又出現飼料需求季節性回升;二是養豬利潤向好,大型豬場和散養戶進一步補欄,帶動了飼料需求增加;三是東北玉米品質好,加工貿易企業對東北玉米需求旺盛。

  從市場預期來看,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認識到,從去年秋糧上市以來的市場走勢看,玉米價格沒有出現大幅度下降。不僅如此,隨著農民手中余糧減少,玉米價格還出現了上漲。在市場糧源減少的情況下,后期糧源主要是臨儲玉米,品質不如新玉米,各類主體看漲后市,加工企業建立玉米長期庫存的意愿強烈,貿易企業認為囤積玉米有利可圖,積極入市收購,導致玉米價格上漲。

  分析人士認為,4月份,玉米價格將會維持3月份以來上漲態勢,但上漲空間不大。因為隨著新玉米收購接近尾聲,從去年10月份暫時停拍的臨儲玉米銷售即將恢復,部分貿易企業擔心臨儲玉米競拍恢復以后玉米價格會走低,提前銷售庫存新玉米,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玉米供應偏緊的局面。5月份以后,臨儲玉米是市場供應主體,玉米價格主要取決于臨儲玉米的銷售價格。不過,5月份之后玉米價格將會出現分化,臨儲玉米價格與東北新玉米價差將明顯拉大。

  2、化解階段性進口壓力

  現在玉米國內外市場聯動性越來越強,進口玉米價格將會對我國國內玉米價格波動形成長期影響。今年3月份以來,隨著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上漲,東北產區港口價格和南方銷區港口價格出現倒掛,東南沿海玉米進口又出現增長勢頭。

  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東北港口玉米收購價達到每噸1610元,東北玉米到達廣東港口的成本價預計為每噸1750元,廣東港口的玉米銷售價格為每噸1730元,進口玉米到廣東港口的完稅價格為每噸1650元、進口高粱到廣東港口的完稅價格為每噸1680元。專家認為,產銷區玉米價格倒掛,一方面是因為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價格便宜,對南方玉米價格上漲形成壓制;另一方面是因為南方部分加工貿易企業新玉米庫存比較高,市場需求不旺。

  實際上,去年玉米收儲市場化改革以來,國內玉米價格大幅度下跌,玉米及其替代品的進口同比大幅度減少。但是,國內仍然面臨著階段性進口壓力。去年11月份,東北玉米因為運不出去,導致南方銷區玉米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當月簽訂高粱和大麥進口合同超過200萬噸;今年3月份東北玉米價格整體上漲,當月簽訂的高粱和大麥進口合同超過200萬噸。

  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該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化解玉米階段性進口壓力。首先,要保證糧食流通順暢,避免出現因為交通不暢導致的價格上漲、進口壓力增加。其次,國家有關部門要認真研判市場,預測價格走勢,及時采取措施。要合理引導市場價格預期,讓企業盡早釋放庫存新玉米。要通過加快輪換、及時恢復臨儲玉米競拍等措施增加市場供應,靈活把握銷售時間、銷售量、銷售價格,臨儲玉米銷售價格要低于進口玉米到港價格水平。第三,應適當控制當前東北玉米深加工產能無序無限制擴張,防止東北玉米外運量大幅度下降,導致南方銷區企業無糧可用,不得不通過進口玉米及其替代品來解決糧源。第四,要加強糧食進口管理,在加強玉米進口配額管理的同時,對于非配額管理的高粱、大麥和木薯等飼料替代品,實行進口許可管理,加強進口監測。

  3、構建糧食精準調控體系

  玉米收儲制度市場化改革以來,成千上萬的多元主體進入市場,更多糧源由政府糧庫轉到社會主體手中,轉到市場上,糧食宏觀調控需要逐步由依靠直接調控,轉向以政策引導為主的間接調控。國家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切實轉變觀念,創新方式方法,加快構建與改革相適應的糧食宏觀調控體系,有針對性地出招發力。

  完善糧情監測預警系統,這是市場化條件下糧食宏觀調控體系的基石。要健全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監測預警體系,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全面準確掌握市場行情,真正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建立預測預警數據模型和糧食安全決策支持系統,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完善儲備糧吞吐調節機制。政策性收儲大量減少后,必須強化儲備糧的管理和調控。實現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在數量、布局、結構等方面有機銜接,是增強儲備糧調控精準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一環。要發揮好儲備糧的“調節器”“蓄水池”功能,靈活運用收購、銷售、輪換等方式,有效調節供求,合理引導預期,保持糧食市場穩定。要與財政、發展改革等部門積極配合,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和價格等手段的調控作用。

  加強產銷銜接,支持和鼓勵產銷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形式多樣、長期穩定的糧食產銷合作關系,促進區域間糧食供需平衡。

  要建立糧食運輸協調機制,提高糧食調運能力。要適應收儲制度改革的需要,要全面建立與鐵路、交通、物流等相關部門長期穩定的統籌協調機制,確保糧食運輸及時、快速、安全,滿足糧食調控的需要。

  強化糧食市場監管。玉米收儲制度市場化改革后,成千上萬的多元市場主體進入市場,必須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創新市場監管方式。各地要充實監管力量,增加必要的經費,滿足新形勢下的糧食市場監管需要。運用多種手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加強市場監測和跨區域調運,堅決防止出現局部供應緊張和價格大幅上漲。堅決打擊壓級壓價、囤積居奇、欺行霸市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chinagrain.gov.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