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關注微信
小程序

玉米改花生,還真是改對了

作者:申鴻皓 張培奇 范亞旭 本站發布時間:2016年10月17日 收藏

  “今年的花生,籽粒均勻飽滿,產量高質量好,增收已成定局。”金秋九月,沐浴在晨曦中的河南省社旗縣朱集鎮泥河趙村格外清爽,習慣早起的盧群有捧起一把昨天剛剛收獲的花生,臉上堆滿笑容,心里喜不自禁,“玉米改種花生,還真是改對了。”

  資料圖

  地處南陽盆地東北邊沿的朱集鎮,轄區土地屬典型的“東大崗”旱崗薄地,糧食產量常年低下。今年在玉米大幅減產、價格一路走跌的嚴峻形勢下,作為擁有9.8萬畝耕地的農業大鎮,像盧群有這樣,在政府的引導下,由于及時調整種植業結構,科學擴種花生、芝麻、小雜糧等經濟作物,農民收入非但沒有受到影響,而且還略有增加。

  朱集鎮人大主席吳文生介紹,結合精準扶貧,變糧食生產劣勢為特色產業優勢,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煙葉、林果、花生、畜牧等特色產業,穩步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強鎮富民的發展新路。他坦言,是逐步深化的供給側改革讓朱集鎮農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今年,面對國家壓縮玉米種植面積的政策和玉米價格走低的現狀,朱集鎮因勢利導,看準行情調整種植業結構,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的玉米種植習慣,擴種發展花生、芝麻、小雜糧等銷路廣、效益高的秋作物品種。在推進實施過程中,除通過舉辦花生種植技術培訓班、對購進花生收獲機的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以獎代補進行扶持外,還積極引導農民大力推行地膜覆蓋、大壟雙行、有機肥和無機肥相結合、分層施肥、增施微肥的科學種植方法,使花生的產量和質量雙雙提升。種植業結構調整實現了農民收入的穩步增加,據測算,僅花生一項,給農民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就將突破4000萬元。

  除了花生,林果也是推行供給側改革培育出來的新興富民產業。通過近幾年的引導發展,朱集鎮以“綠帝”“仲遠”等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在前張村周邊建成了年產量超過5萬噸的全縣**大的黃金梨種植基地,注冊了“宛東綠豐”商標,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產品銷售供不應求,讓200余戶果農從中受益,實現了脫貧致富。目前,全鎮已發展黃金梨、晚秋黃梨2000余畝,優質薄皮核桃3000畝,軟籽石榴500畝,油用牡丹200畝,計劃三年內干鮮果面積達到1.5萬畝,宛東林果大鎮雛形初現。

  “結合實際,要算好‘加法’,揚長避短,凸顯優勢,在調整產業結構上下功夫、做文章;算好‘減法’,逐步走出傳統農業量大鏈短、種強銷弱、質優價劣的怪圈,走內涵式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今年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實現鎮強民富。”說起農業的未來發展,朱集鎮黨委書記趙向龍信心滿滿。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farmer.com.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