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中聯重科農機用戶任濤:“谷王”圓夢記
中聯重科農機用戶任濤:“谷王”圓夢記
十幾年前,安徽省渦陽縣高芳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任濤和大多數村民一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每到農忙時節,家里種的十畝地幾乎牽動了一家老小的全部精力,“那時候種地還主要靠人力,非常辛苦,家里的勞力一起干,種地要10多天,收割要將近半個月,晾曬還要2-3天,常常頭頂著大太陽,累到說話都沒力氣。”當年的情景仍常常浮現在任濤的腦海中。
如今,當年情景不在。任濤創立的農機合作社幫助村民實現了規模種植和全程機械化生產,徹底改變了舊時面貌,“1000多畝田地,從收獲、烘干、售賣,到播下種子,一周時間綽綽有余,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社員劉仁海感嘆道。
現在,村里90%的青壯年都加入了他的合作社,每年能多為家里帶來幾萬元的收入,同時村民們也從繁重的農事中解放出來。“這都是任濤給我們幫了大忙”,村民的話中飽含著對他的敬重和感激。
任濤創立的合作社參加今年三夏麥收服務
目睹種田難,萌生農機夢
任濤出生在農民家庭,從小就目睹了種田的辛苦,那時起他就已經默默立下志愿要改變這一現狀。1998年,村里首次出現了聯合收割機,任濤第一次見到鋼鐵機械代替了人力,農民不用再下田勞作,他興奮得徹夜難眠,“那時起,我認識到農機是我們農民的出路。”
“但是當時,農機在村里還是較為鮮見的,而且單一的收獲作業并沒有徹底解放農民的雙手。”任濤回憶道。即便到2008年,村里出現大量跨區作業機手,收割機多了起來,但耕種、運輸、曬糧仍需要投入很多人力。而且隨著“不愿種田”的現象日益普遍,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村里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婦孺,種地仍然是件難事。而任濤的理想是,“讓種田變成輕松又能賺錢的事。”
結緣中聯重科,夢想成現實
2013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任濤開始籌劃創辦農業合作社,并四處打聽、尋找合適的農機品牌。
通過機手們口口相傳,綠色谷王收割機吸引了他的注意,與以往機型相比,它的收割效率更高,性能也更加穩定。通過多方了解,他得知“谷王”品牌所屬的中聯重科是一家“農業生產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旗下擁有收割機、拖拉機、烘干機、打捆機及各類農機具等全套裝備,并且率先在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等糧食主產區通過“社企共建”模式成功創立了“全程機械化示范合作社”,這正是他需要的品牌。有了中聯重科先進的產品服務作保障,他很快購入了一臺收割機、兩臺拖拉機等農機產品。
有了可靠的裝備,任濤開始推廣農田“全托管”服務,實施“耕種收”一體化作業,第一年的業務就達到1000多畝,這為他賺得了第一桶金。與此同時,村民將農田交給他,幾乎不需要再投入精力,就能得到收益,這種省時省事省力的服務倍受村民的歡迎。
任濤駕駛耕王拖拉機提供一體化作業服務
新的農機服務模式很快在村里鄉鄰之間傳開了,很多機手慕名而來,“隨著農機隊伍的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順利成立起來,村里大部分機手都加入了合作社,通過統一調度和訂單式業務,機手們每年不用出遠門跨區,僅三夏時節就可以增加收入3萬元左右。”任濤自豪地說。
萬事開頭難,但中聯重科幫助任濤創造了不錯的開局,也讓他對這個品牌有了深厚的感情。從13年開始,任濤一直跟隨著中聯重科的創新步伐,每年都要購入該品牌推出的新型農機產品,不斷升級合作社的作業能力和效率。在他的帶動下,村里90%的機手都更新了中聯重科谷王收割機,成了名副其實的“谷王村”。如今社員已超過30人,各類農機具近百臺,每年作業服務面積已超過10000畝,不僅有效解決了村里的種田問題,還使得周邊村鎮也得到了“解放”。
2015年,為了進一步為村民解決糧食“晾曬難”和秸稈處理問題,任濤購入了2臺谷王糧食烘干機、1臺谷王打捆機,真正實現了從耕種、收獲、秸稈處理到烘干的全程機械化。“收割機作業的同時打捆機將秸稈打成捆,運往附近的羊場作為飼料,從源頭杜絕了焚燒。同時,收獲上來的糧食可以馬上送往烘干中心進行烘干,避免雨水造成的損失,合作社一年的辛勤勞動在2天內就可以變現,心里很踏實。”任濤笑著說。
谷王烘干中心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結緣“谷王”,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徹底幫助村民從繁重的農務中解放出來,任濤的夢想已成為現實。但他并不滿足于現狀,“從全村4000多畝田地開始,將來周邊村鎮都要實現全程機械化‘全托管’模式,通過農機的使用和推動土地流轉,統一規劃、種植,還要進一步提高效率和經濟效益,讓農民把田地放心交給我們,而他們只需要坐等收獲分紅。”任濤滿懷信心地說。
更多公司信息,請訪問: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