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關注微信
小程序

大豆利好未能撼動農戶玉米種植偏好

作者:糧油市場報曲雁羽 本站發布時間:2016年05月23日 收藏

  東北旱田種植基本結束,作為以調整玉米種植結構為重點的結構調整開局如何?日前,筆者走訪吉林省吉林市相關部門及農戶后發現,種植結構調整勢頭看好,深入還需引領示范。

  數據顯示,今年吉林市糧食播種面積72萬公頃,其中玉米面積55.2萬公頃,同比調減3%;水稻面積14.9萬公頃,同比增加0.67%;大豆面積1.2萬公頃,同比增加20%;雜糧雜豆面積0.7萬公頃,同比增加63%,符合國家農業結構調整專題會上提出的“保產能、適當調、產業化”要求。從調整的作物品種看,大豆種植面積雖有擴大,但尚未成為農戶的**愛,果蔬瓜果等經濟作物卻受到熱捧。

  大豆種植:想說愛你不容易

  今年國家取消了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大豆實行價格補貼政策,繼續保持4.8元/公斤不變,大豆利好政策也沒有撼動農戶“一臉堅定”的玉米種植理念。

  從吉林市農委提供的數據看,2016年全市大豆種植面積1.2萬公頃,同比增加2200公頃,占全市玉米調減1.4萬公頃面積的15.7%。大豆種植面積有所增加,可以說以玉米結構為重點的調整種植結構開局良好,但與決策層期望值還有差距。

  吉林省永吉縣口前鎮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李洪軍的話道出了主要原因。

  一方面,因為玉米種植程序簡單,畝產有保障,農戶多年耕種,春播秋收輕車熟路,如改種其他作物,農戶心里沒底,尤其改種大豆更是一臉茫然,除了大豆產量低,種植成本高等因素外,玉米“換茬”改種大豆,多年玉米除草劑在耕地上的殘留,將直接影響大豆胚芽成活率,會進一步導致大豆產量下降,農戶種植收入會更低。

  另一方面,農戶感覺大豆收割及保管困難,價格補貼繁瑣,玉米可以穗藏,脫粒銷售就能拿到現錢,耕地少的農戶不愿意冒此種植風險。

  果蔬作物:“錢景”看好

  相對于大豆種植,甜粘玉米、蔬菜瓜果等經濟類作物,在種植結構調整中備受歡迎。數據顯示,吉林市調減玉米1.4萬公頃,有1.1萬公頃改種了經濟作物,占調減面積的78.5%。

  筆者了解到,因地緣優勢,口前鎮原春登鄉部分農戶在種植結構調整中,玉米改種果蔬類作物比較普遍。

  “主要是果蔬類作物‘錢景’看好,原春登鄉共有6個村,耕地面積在2100公頃左右,玉米臨儲政策調整前,主要種植玉米,今年有20%改種果蔬類作物,基本上都是訂單種植,不愁銷路,就是前期投入費用大。”李洪軍說,“因地緣優勢,從目前的市場走向看,果蔬種植‘錢景’確實不錯。”蔬菜種植大戶王志剛的一番話,佐證了蔬菜種植的利好。“我這5公頃耕地已經全部扣上了大棚,主要種植葉菜,如藤蒿菜、小白菜等各類葉菜應有盡有,調整種植結構前期投入比較大,我共投入200萬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每公頃蔬菜利潤達到8萬~10萬元,不到4年就回本了。”“銷路不是問題,我們已經與吉林市東北亞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戶建立了長期訂單種植合作關系,完全按照他們的需要種植,我們負責送貨,費用一次性結清。”當問到蔬菜銷售問題時,王志剛說。

  同樣看好果蔬的還有該鄉6社農戶李金海。今年他的4.5公頃耕地,種植3公頃籽角瓜、1公頃西瓜、0.5公頃香瓜。“不能再種玉米了,去年種玉米扣除人工、成本、土地租金等費用白忙活了,沒掙到啥錢。改種大豆心里沒譜,西瓜和香瓜不敢說能掙多少錢,白瓜子有訂單,每斤5元,企業負責回收。經估算,1公頃耕地保守說能產白瓜子3500斤,1公頃地就能賣17500元,扣除各種費用,剩的要比種植玉米多得多。”

  因地施策讓農戶有盼頭有甜頭

  種植結構調整出現良好勢頭,得益于政策的正確引導,和敢于“吃螃蟹人”的引領。種植作物品種的決定權在農戶,作為管理部門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拍腦門”,要多調研多思考,用政策引導農戶,用實績說服農戶,把農戶向市場要效益引領成為新常態,在調整種植結構中,既讓農戶有盼頭,還要讓農戶有甜頭,種植結構調整任重而道遠,具體還應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宣傳引導不能忽視。東北及內蒙古地區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給農戶種植帶來了迷茫,如何破解農戶種植上的困惑,宣傳政策顯得尤為必要。我們既不能照本宣科的讀政策、念政策,又不能逼迫農戶改變種植結構,村委會可以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村干部帶頭學深學透國家政策的同時,要成立宣講團,以社為單位通過培訓班等形式層層抓落實,尤其在大豆補貼發放上要說清說深說透。

  引領帶動還需加強。要發揮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引領帶動作用,村級組織要帶領有意向改變種植結構又找不到方向的新興經營主體,到有成功經驗的周邊地區“取經”,采取“借船出海”“借雞生蛋”方式先行先試,再逐步鋪開,引領農戶轉變種植理念,達到既改變了種植結構,又沒減少收入的目的。

  地域優勢尚需發揮。種植結構調整要因地施策,不能搞一盤棋,不同的地域,要采取不同的種植結構調整方式。如高城區較近的區域可以引領農戶發展果蔬類、花卉類特色產業。

  已經形成產業規模的區域,要做大做強。如,可以在甜粘玉米優勢產區繼續新增甜粘玉米種植面積,對部分縣(市)有種植大豆習慣和客觀需求的農戶,可以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加大大豆種植政策扶持力度等。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grainnews.com.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