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關注微信
小程序

張華光:2014年農機市場十大關鍵詞盤點

作者:中國農機流通協會 張華光 本站發布時間:2015年01月27日 收藏

  過去一年的農機市場,有許多方面需要我們總結與回顧,那些事、那些人,那些企業……并不會隨著時間的過去而消失,而將成為人們永久的記憶,成為未來農機市場發展的先導,給我們更多的回味與啟示。

  盤點2014年的農機市場,有十大關鍵詞充分展示了一年來農機戰線所取得的成績和亮點。

  61%以上

  關鍵詞

  2014年,我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1%以上,提前一年實現“十二五”規劃目標。按照農機化發展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劃分,60%~70%是我國農機化發展中級階段第三期(中級階段的**后一個時期),拉開了農機化發展第二個黃金10年的序幕。這是一個質的飛躍,意味著農機市場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將是農機化發展過程中**為關鍵和艱難的一個階段,農機化水平在跨越60%的門檻之后,面臨著眾多的突破,首先,解決丘陵山區農機化薄弱環節將成為今后農機政策扶持的重點,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69.1%山區農機化水平很低,提高機械化水平成為今后農機化發展的一個重點。第二,將加速糧食作物的全程機械化,在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后(水稻機播、玉米機收除外),種子的加工、糧食的烘干等環節成為突破的重點。第三,在解決糧食作物機械化之后,解決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偏低的問題將成為農機化發展下一個10年重中之重,也是農機化發展的難點。農機化發展重點的轉移,將為今后農機市場打開另一扇大門。

  點評

  毋庸置疑,農機市場在經歷了“第一個”10年黃金期后正大踏步進入“第二個”黃金期。這種判斷基于中國農機化水平發展的不平衡,即落后區域的農機化水平依然偏低,經濟作物的農業機械化剛剛起步,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環節之外的環節尚存巨大的發展空間,農業始終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農機扶持政策將持續加強……而這些必然衍生出新的市場需求,為行業注入新的能量,引領行業進入“第二個”黃金發展期。

  調整—轉型—升級

  關鍵詞

  結構調整、市場轉型,成為2014年的熱詞。如果我們從紛繁復雜的農機市場個案中走出來,如果不再以某個現象作為判斷市場的依據,會發現當年的農機市場再次詮釋了我們的一個基本判斷:農機市場進入結構調整、市場轉型升級的“深水區”。轉型之急、轉型之深、轉型之痛、轉型之難都是前所未有,讓一些企業始料未及。

  這種轉型突出表現為市場需求加速轉型拖拉機、小麥、水稻收割機等多年高位運行的市場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不約而同地進入下滑通道;而隨之而來的馬鈴薯、青貯收獲機械進入發展的黃金期。經濟作物收獲市場也出現良好的轉機,采棉機市場增勢良好。農機市場轉型不僅體現在農機品類需求方面,還集中表現在需求升級方面,消費者不再滿足于產品的一般使用功能,他們開始追求產品的使用品質、功能、外觀等各個方面,需求升級成為司空見慣的事。

  點評

  伴隨著中國農機市場的轉型升級,生產企業為適應市場轉型需要,加大了制造硬件的投入。時下,人們隨便走進一家大中型企業都可以看到他們新進的先進生產設備、新的生產線、新的管理和營銷理念,機器人過去還是人們憧憬的生產工具,現在走進了生產現場,成為農機企業較為普遍的生產工具之一。

  未來5年,我國農機行業發展的著力點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確處理好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環境保護等的重大關系,改善和提升產業整體素質,著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下滑—換擋

  關鍵詞

  2014年我國農機行業運行呈現出市場需求下滑,發展增速趨緩態勢,在拖拉機,小麥、水稻收割機,播種機等市場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的同時,傳統市場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高速運行,轉入常態化,增速趨緩成為市場的重要特征。

  市場需求下滑似乎成為過去一年業內人士談論**多的話題。2014年一個**為突出的特點是農機企業的利潤出現滑坡,這是10余年來的首次,也使2014年成為**受人們關注的特殊年份。這種下滑不是全面的滑坡,而是主營業務增長,利潤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主營業務依舊增長,但增速換擋,已明顯趨緩。這種沒有“溫度”的冷增長讓企業經營謹慎,擴張步伐明顯放慢,負債、應收賬款、流動資產等指標的增速下降,還對企業經營產生了深刻影響。

  如果說整體市場定位為“沒有溫度的增長”,有些子市場則是量價齊跌。拖拉機市場首當其沖,進入2014年以來,拖拉機市場突然變臉,創下多年未有的**差業績。大中型拖拉機雖然年初形勢尚可,之后產量卻逐月下行。盡管1~11月累計大型拖拉機同比增長7.1%,當月增長28.44%,擺脫了當年連續負增長的趨勢,但中小型拖拉機產量仍負增長(分別為-7.85%、-13.52%)。拖拉機市場下滑幅度之大,市場之慘烈多年未遇,著實讓業內人士措手不及,大跌眼鏡。

  伴隨而來的還有慘不忍睹的效益,截止到10月底,182家規模農機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8.57億元,同比下降32.92%,是近10余年沒有過的。與之遙相呼應的還有插秧機市場,截止到10月份,插秧機市場累計銷售各種型號插秧機7.7萬臺,同比下降28.7%,是近年來下滑幅度**大的一年。收割機市場雖不像前兩者那樣悲催,但下滑也成為主流。在三大糧食作物收獲機市場中,除玉米收割機市場逆勢增長外,水稻、小麥收割機市場同時下滑。

  點評

  過去一年,在整體市場主營業務穩步推升的同時,一些傳統強勢的子市場正演繹下滑大戲,2014年的農機市場就是這樣“任性”!

  新常態化

  關鍵詞

  2014年,低迷的農機市場強化了行業競爭的烈度。在短缺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中國農機行業,過熱之后必然出現供給過剩。當市場增幅回歸常態后,必然有許多企業或者轉變經營模式,或者主動退出競爭,否則,就有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國農機行業在經歷前10年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之后,已進入后10年的常態化發展時期。常態化在市場需求方面所延伸出來的一個突出特征:傳統的大眾農機產品產能嚴重過剩,剛性需求急劇走弱,商業利潤大幅度縮水,一批小型企業開始逐漸退市或倒閉。這不僅對大家耳熟能詳的拖拉機、小麥、水稻收割機市場如此,即使對處于成長期的玉米收割機市場也不例外。

  在新常態下,農機市場需求結構將不斷優化升級,農機化的薄弱環節和短板行業將成為今后農機政策扶持的重點,剛性需求的此消彼長,需求多元化將催生出農機市場的新特點:一是作為“小眾產品”的經濟類作物的種植與收獲機械在剛性需求的驅動下將獲得長足發展;二是畜牧機械等隨著產品的逐漸成熟將穩步推進;三是大型深松機械在作業補貼政策的刺激下將出現快速發展;四是市場需求由增量進入存量時期,年度增幅將在低位徘徊;五是農機工業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點評

  歲末年初,在農機市場以平穩增長、提質增效收官后,人們不難發現,市場需求結構調整從容有序、步伐堅定,新常態下的農機市場精彩紛呈。

  整合—抱團取暖

  關鍵詞

  在當前全球經濟疲軟、需求預期被削弱的背景之下,市場信心遭遇重創,走整合之路,抱團取暖不失一個好決策。

  事實上,回顧中國農機行業近10余年的發展歷史,行業整合腳步一天也沒有停止過。上個世紀90年代,世界農機巨頭約翰迪爾、凱斯、馬恒達曾通過整合跨進中國農機市場大門。而當下的愛科、久保田、國機則通過或同業或異業的整合,使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細數發生在2014年農機行業內的大大小小整合之事,**奪人眼球要數克拉斯與金億聯姻和中聯重科與奇瑞重工結盟。2014年1月23日,有55年文化底蘊的金億公司與有100年收獲機械技術克拉斯集團的聯姻被行業稱之為**完美的結合。自此,克拉斯真正開始了他們的中國農機市場之旅,金億轉身成為一家合資股份公司。

  另一影響巨大的整合事件屬于異業聯盟的抱團取暖。中聯重科在工程機械市場連續數年不景氣的背景下,出于戰略發展需要,實現產業突圍,伺機進入農機行業。而奇瑞重工經過多年艱難的創業,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對產業重新定位。由此在2014年8月20日國內**大農機并購案浮出水面,即奇瑞重工、弘毅投資、中聯重科聯姻,重新組成中聯重機。此次并購標志著中聯重科拓展農業機械業務板塊的戰略正式落地,而備受行業關注。

  點評

  中國農機制造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首先都必須面對產能過剩的問題;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增長,中國農機制造業過去的成本優勢已經變為微利時代;同時中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專業化程度也有較大提升空間。農機產業未來的希望來自于產業升級,中國在農機研發與制造等高端領域的水平還比較落后,從世界農機產業發展歷史看,奉行整合發展戰略或將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選擇,因為通過跨界產業整合,形成強大的競爭力,才能取得更好的生存與發展,這或將成為我國農機產業轉型的模板,值得期待。

  競爭加劇,洗牌加速

  關鍵詞

  競爭是推動行業進步的第一動力,是實現行業升級的關鍵要素。2014年,農機行業競爭呈現出的突出特點是競爭加劇;導致的直接后果則是洗牌加速。

  隨著農機市場需求、消費主體、價格、產品、促銷等諸多元素的變化,我國農機市場競爭出現重大轉變。首先,技術研發能力成為競爭的焦點,究其原因,以下幾點至關重要:第一,隨著大眾傳統農機品類剛性需求的削弱,“小眾產品”需求客觀上要求生產企業研發新產品以適應需求的變化,沒有強大研發能力的企業將逐漸失去競爭優勢,**終淡出市場競爭;第二,丘陵山區農機市場崛起,需要與之相對應的農機新產品,這就要求生產企業加大該類機型的研發;第三,農機市場需求向經濟作物方向轉變,需要企業研發相關的產品,而經濟作物的耕種收產品一般技術研發難度較大,尤其是播種與收獲機械,這也需要與之匹配的強大的研發能力。

  其次,品牌競爭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關鍵,隨著市場消費的理性化,消費者由過去關注價格將進一步向品牌轉化,他們對品牌所包含的產品品質、技術含量、服務保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消費回歸理性成為歷史的必然。這就要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更加關注品牌建設和傳播。

  再其次,市場競爭層次進一步提高,農機市場成為機械工業的熱點市場,隨著國內企業產能不斷擴容,國際農機巨頭相繼進入,非農機行業(諸如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的參與,金融資本市場的介入,都提升了農機市場競爭的層次,農機行業競爭質量的升級將進一步推動農機產業結構升級。

  **后,集中度提高。從我國農機市場競爭度分析,雖然諸如大中型拖拉機市場的競爭度較大,但并不能改變農機市場集中度偏低的現實,近10000家農機制造企業中每年生產不足4000億元的農機工業產值,產值居于前五位的大型農機企業產值之和僅僅占22.9%。而近年實施的農機補貼政策又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競爭的強度,成為部分小型企業生存的**后一根稻草,隨著農機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市場競爭將變的更加充分,部分中小企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市場集中度的提高成為必然。

  激烈的競爭加速了行業洗牌。據悉,2014年河北省有80多家玉米收割機企業“退市”。必須看到,這只是洗牌的開始。在市場進入常態化后,那種既無創新能力,又不能確保產品品質,依靠復制生存的企業**終將被淘汰出局。

  競爭帶來的另一個后果是企業的發展機遇正被壓縮在狹小的空間里,留給企業的只有一條路:拼實力、拼管理、拼創新,**終體現到拼產品質量與品質上。當市場風光不再,熱度退去之后,僅靠公關和銷售再也無法獨善其身。如果一些企業渾然不知,依然躺在已有成功經驗的溫床上繼續其春秋大夢,**終的結果不言而喻。

  點評

  傳統農機消費市場戰略縱深正在逐漸被壓縮,落后生產與經營手段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小,本土企業與跨國公司以及本土企業之間的“正面對抗”正成為市場競爭的主戰場。這些自2012年既已開始的變遷在2014年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預示著中國農機行業開始回歸市場核心要素——產品。譬如玉米收割機市場,2012年某些企業因為定位黃淮海市場而生產兩行機,賺的是盤滿缽滿,而次年卻地盤盡失,不得不進行戰略收縮。究其實,一個企業可以因市場短期需求而興旺,卻難以保持持久發展。我們可以大膽的預言:未來10年,決定企業能走多遠的不是你生產什么產品,而是你的產品品質是否過硬,沒有質量支撐的產品無異于將企業建于“沙丘之上”。

  新需求、新產業、新市場

  關鍵詞

  2014年,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到237.5億元,同比增加20億元。全國農機購置補貼受益農戶預計超過400萬個,補貼農機(具)超過540萬臺(套)。在購機補貼政策的支持下,我國農機裝備總量平穩增長,裝備結構持續優化。這一年,與傳統市場低迷相伴而行的是新市場的崛起。突出表現在三大領域:

  首先,大型深松機成為市場的亮點。2014年我國大型深松機械市場在各項利好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漸成市場亮點,市場調查顯示,全年同比增幅有望超過10%。土地深松將改善耕層結構,增強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和農作物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單產量,引起從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無論是農業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開展農機深松整地作業補助試點工作的通知》,還是地方政府隨之政策的跟進,均刺激了大型深松機市場的快速發展,深刻地改變了我國耕作機械市場的需求結構,使大型深松機械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這在東北、黃淮海平原區域表現的尤其突出。

  其次,經濟類收獲機械初露端倪。在三大糧食作物收獲機械市場,除玉米收割機市場尚有較大發展空間之外,小麥、水稻收割機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與之相反,經濟類收獲機械出現強勢增長。從我國農機化發展趨勢分析,今后我國將集中力量提升水稻育插秧、玉米收獲、馬鈴薯播種和收獲、棉花育苗移栽和收獲、油菜播種和收獲、甘蔗和甜菜收獲及主要農作物產后處理等環節機械化水平,并由耕種收環節機械化向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機械化延伸,由此決定我國經濟類收獲機械市場開始發力,成為未來農機市場的熱點。

  再其次,烘干設備逆勢增長。2014年,土地流轉加速了土地規模和集約化經營進程,糧食烘干成為新形勢下的迫切需要,我國烘干設備市場隨之快速跟進,上海三久、中聯重機、臺州一鳴等烘干設備生產企業銷售業績同比均呈較大幅度增長。隨之玉米籽粒收割機市場的崛起,烘干設備市場或將以幾何基數快速增長。烘干設備生產的快速增長與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密切相關。許多省份在中央30%的補貼基礎上再追加30%的補貼,有些區域補貼額度達到80%。隨著補貼力度的不斷加大,催生市場快速發展。

  點評

  除上述三大領域外,2014年我國畜牧機械尤其是大型青貯機械市場也快速升溫,預計全年同比增幅將達到15%以上。筆者注意到,在購機補貼等利好政策助推下,不僅良好的利益和市場使我國畜牧機械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沙塵暴的治理投入也決定了我國畜牧機械市場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熱點

  關鍵詞

  在傳統市場出現下滑的形勢下,玉米收割機市場卻逆勢增長,成為農機市場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截至2014年11月,玉米收獲機械大幅增長40.86%,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2014年以來,玉米收割機市場需求逐月增強,在經歷1月份同比下降10.6%之后,市場很快進入增長快車道;環比也出現兩位數的增長,發展后勁十足。

  從自走式玉米收割機市場需求結構分析,由于受區域市場的影響,整體市場以4行及以下機型為主流。3行機,累計銷售3.9萬臺,同比增長72.96%,占比高達48.26%;2行機銷售1.77萬臺,同比下降14.29%,占比21.7%;4行銷量達到了2萬余臺,同比增長24.96%,占比24.62%;5行以上機型銷售近2700臺,同比增長43.46%,但占比僅為3.31%。

  2014年我國玉米收割機需求主要集中在前8大市場,占比高達90.4%,較之上年提高了10.7個百分點。從大的區域分布看,市場主要集中在山東、吉林、河北、河南四大市場,占全國總量的67%。但這四個市場表現差異較大,山東、吉林同比增長均超過100%;與之相反,河北、河南出現不同程度的滑坡,市場占比分別下滑。

  點評

  玉米收割機市場的競爭格局并沒有完全形成,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130余家玉米收割機生產企業,競爭激烈,市場集中度低。市場調查顯示,銷量前五的品牌占比為61.6%。其中,福田雷沃依然領跑玉米收割機市場;科樂收金億、寧聯、巨明、勇猛等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消費由個體到集群

  關鍵詞

  2014年農機市場消費主體悄然生變,過去分散的個體消費群體進一步被農機合作組織、家庭農場、農機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消費集群所取代。調查顯示,這類集群在消費主體中的比重以15%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長,推動農機市場主體內部發生深層次結構性調整,對傳統銷售模式形成強大沖擊。

  隨著土地流轉的加速,農村組織結構正發生巨大變化,新興農民組織蓬勃發展,預計到2014年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達3.4億畝,流轉比例達到26%。

  農村各類經濟聯合體的蓬勃發展將成為我國新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深厚組織基礎,進一步推動農村經營模式、土地耕作模式、機械作業方式的改變,從根本上動搖自1978年以來形成的分散的單個農機消費主體基礎,對我國未來農機市場的需求、經營模式等產生實質性影響。

  點評

  不久前,中央審議通過了有關農民股份合作和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方案,標志著我國布局農村集體資產產權試點工作即將全面展開,未來農村土地改革的力度將更大,將在保證農民的既得利益不損失的前提下,建立農村土地使用權的經營流轉制度。未來5到10年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將實現全面流轉。農機行業快速發展的“觸點”已經啟動。

  出口趨穩進口不振

  關鍵詞

  2014年,我國農機外貿呈現出出口趨穩,進口不振的特點。1~11月,我國農機外貿市場實現進出口額117.28億美元,其中出口94.32億美元、進口22.9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8.38%、11.5%和-2.79%。實現貿易順差超71.37億美元。在13個機械行業中,出口額位居第11位,增幅位居第5位。

  從農機出口看,過去11個月,耕整施肥機械、收獲機械、播種插秧機械同比出現16.62%、14.88%和29.29%的增長,而拖拉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從進口看,耕整施肥機械同比出現37.92%的大幅增長,收獲機械同比基本持平,拖拉機、播種插秧機械同比則出現23.41%、29.66%的大幅度下滑。

  點評

  近年來,中國農機出口競爭力出現了一些趨勢性變化。隨著研發能力、品牌競爭力、成本管理能力的集聚和人工素質的提高,農機出口競爭新優勢從無到有緩慢成長,出口競爭力將迎來由弱轉穩的拐點。中國出口農機的性價比優勢為農機出口市場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中國農機出口競爭力正在經歷由弱轉穩的轉變,中國支持外貿出口的便利化措施,以及支持綜合服務業的發展措施,也對提高出口競爭力提供了支持。有鑒于此,伴隨著農機出口增長的由弱轉穩,大批外來訂單有望支持出口提升,2015年出口增速將繼續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完)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cinn.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