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農機合作社華麗轉身走出“民權模式”
農機合作社華麗轉身走出“民權模式”
寒風送冬至農閑勝農忙。12月21日,記者見到“老農機”金業民時,他正在他的“恒豐農機專業合作社”里和社員一起維修保養農機具。“我們合作社社員已經發展到200人,各式農機具保有量達到130多臺(套),托管流轉土地4500畝。這不,趁著農閑趕緊保養調試一遍,來年這些‘鐵家伙’就要大展身手了!”金業民笑著向記者侃侃而談。
老金和他的恒豐農機專業合作社是當地有名的“田保姆”。如今,像恒豐農機專業合作社一樣發展快、實力強、專業化的農機合作社,在民權縣已經達到了65家。
民權地處豫東平原,擁有百萬畝沃土良田,是全省農業大縣和糧食生產大縣。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新時期農業生產合作組織的代表和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在當地正迅速成為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富的火車頭。
近年來,該縣農機部門立足于推動全民創業致富,廣辟渠道,因勢利導,積極引導種糧大戶、農機大戶和致富能力較強的農民組建農機合作社,大力推進農機合作組織建設。該縣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從無到有,由少及多,從弱到強,從分散運行到科學統一管理,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實現了華麗轉身,走出農機合作社發展的“民權模式”。
目前,該縣已組建農機專業合作社65家,注冊總資產達6100余萬元,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達65余萬畝,服務農戶數量近6萬戶,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切實發揮了巨大作用。
“俺村建了農機合作社以后,農忙真是省心多了!糧食不減產、收入年年增,種地越來越輕松啦!”該縣褚廟鄉九股柳村村民王超軍說。看到本村很多人外出打工了,有的人圖省事就在地里種了樹,還有很多耕地都閑散起來,2008年,該村支部書記張昌林帶領部門農戶率先組建了農機合作社。當年,經全體社員同意,在全村統一農機作業價格,實行統一訂單作業,與每家農戶都簽訂作業合同,并直接托管了農戶土地400多畝。現在,他的合作社已經流轉、托管了耕地1000余畝,擁有大型動力機械、配套農具和機庫棚等固定資產值240萬元,具備服務500家農戶的生產能力,年綜合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
“建了農機合作社把土地流轉、托管起來,管叫農機有活干,管叫田地有收成,大伙兒抱團發展,種糧積極性更高了!”張昌林娓娓道來,自信滿滿地寫在了臉上。
用該縣農機局長李德豹的話說,民權農機合作社正向專業化、市場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不斷為農業生產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務,實現了千家萬戶小生產與農機服務大市場的有效對接,越來越成為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的生力軍。
據了解,該縣數十家農機合作社大都開展了土地流轉或土地代管等項服務,經濟效益可觀。同時,近四分之一合作社還受到各級財政扶持資金獎勵和政府表彰,獲評“農民合作社先進單位”或“農村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該縣農機合作社發展在體現到“數”的同時,近年來更轉變為“質”的優化。各家農機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不但實現了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價格,而且不斷做精、做強、做大,逐步走向自主經營、多元發展,不少合作社還開展了農機維修、農資供應、農產品初加工等經營業務。
為切實改善耕地質量并改良土壤,促進糧食穩產高產,民權縣今年大力推廣了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承擔了占全市三分之一暨25萬畝深松整地的工作任務。在這項工作中,全縣農機合作社再次擔當了主力軍作用,在縣農機局統一協調下在規定時間內保質保量完成了深松工作任務,展示了農業生產新技術推廣的“中堅力量”。“民權的農機合作社是一支能打善戰、經得考驗的‘鐵軍’!”商丘市農機局一位領導曾贊嘆地伸出了大拇指。
“農業要發展,農機靠前站,農機合作社有的看!”民權恒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金業民自豪地說。前不久,他和其他百余名“老農機”在縣農機部門組織下,免費參加了農業和農機技術專題培訓班并到外地觀摩學習。一期培訓,讓老金學到了新知識、結交了新朋友、啟發了新思維。“來年咱合作社準備再承包托管些土地,還要申請農機補貼再上一批高效率的機具,靠這些‘鐵疙瘩’出力,農業大有可為哩!”金業民拿起抹布把一臺東方紅拖拉機擦的锃亮,說起明年的“前景規劃”,臉上不禁樂開了花。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