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資訊> 甘蔗機械化鳴笛起航
甘蔗機械化鳴笛起航
甘蔗種植面積位居世界第三,生產成本卻比澳大利亞、巴西等國高出一倍,在激烈的國際制糖業競爭中明顯乏力;對甘蔗收獲機械的自主開發自上世紀70年代起步,至今高性能甘蔗收獲機的推廣應用依然舉步維艱。
怎么辦?專家指出,大力發展甘蔗生產機械化,依靠農機降低制糖成本,正是破除堅冰的關鍵所在。
堅冰
作為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大宗作物,甘蔗的種植面積達137.8萬公頃,年產量在7000萬噸以上,僅次于巴西和印度位居世界第3位。然而,時至今日,我國的甘蔗種植和收獲依然以人工為主,效益低下,甘蔗生產機械的應用范圍不廣、作業水平不高,是不爭的事實,仿佛一塊堅冰,未能對提高我國制糖業的市場競爭力提供足夠助力。
國家甘蔗產業技術體系設施與設備研究室于2009年6月,對湖南、廣西等甘蔗主產區進行了調研,深入分析了甘蔗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果顯示,當前制約甘蔗生產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問題有三。
一是甘蔗生產機械化的技術瓶頸尚未突破。所謂的瓶頸,指的就是甘蔗收獲。國外大型甘蔗收割機成熟、先進,但是售價昂貴、體積龐大,對作業環境有著很高的要求。而國內自主研發的切段式收割機還處于試驗階段,整稈式收割機處于小批量生產和示范階段,致使甘蔗收獲機械缺乏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基礎。
二是甘蔗收獲機械研發、示范資金投入不足。甘蔗聯合收獲機械是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研發成本高,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機具研發及成果轉化緩慢,迫切需要資金支持。此外,資金方面的捉襟見肘,也直接制約了示范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是農機與農藝不協調。以廣西為例,甘蔗種植行距普遍為70-90厘米,而且部分蔗地還套種玉米、西瓜等作物,與收獲機械作業要求的1.2米(整稈式)或1.4米(切段式)行距不相符合,制約了甘蔗中耕培土和收獲機械的推廣應用。
此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經營主體分離、利益不對稱、政策扶持不到位、制造基礎薄弱等因素,也或多或少地影響著甘蔗生產機械化的發展。
破冰
蓬勃發展的農機化大好形勢為發展甘蔗收獲機械化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宏觀環境和有利條件,也提出了更為緊迫的要求。所幸的是,經過40多年的發展,我國甘蔗生產機械化已經打下了較好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向城市轉移,各地特別是農墾部門對甘蔗收獲機械化的需求持續升溫,各級政府及企業對甘蔗收獲機械的研究投入也大幅度增加,已有四種甘蔗聯合收割機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這種形勢下,今后幾年我國甘蔗生產機械化將會步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致力于甘蔗生產機械化研究多年的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原院長區穎剛教授如是說。
發展甘蔗收獲機械化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進行革新的系統工程,國家的政策扶持和研發投入是推動這一工作的先決條件和重要因素。據悉,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現代農業技術裝備研制開發”就把甘蔗收獲技術體系及裝備的研究與開發列入了重點課題加以支持。
“由于絕大多數農民無力自籌資金購買中型以上的甘蔗收獲機械,可以由政府統一進行扶持,讓針對性強的高性能收獲機走進不同生產區;另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放示范區補助資金支持機械化生產,調動種植戶的購機熱情。”中國農業大學工學院彭彥昆教授建議。
在現階段,引進、消化和吸收將是繞不開的技術發展路線圖。毋庸諱言,當前我國研制的甘蔗收獲機主要還是仿制美國、澳大利亞及日本的產品,分為整稈式和切段式兩種。在全球多個產糖大國,甘蔗收獲機械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和我國以分段式中、小型作業為主的模式不同,國外正以高效率、適應性強的切段式甘蔗聯合收獲機為主要模式,并以大型、高效作為發展方向。而我國南方蔗區地形各異,種植地塊小,品種不一,使得功效較高的切斷式聯合收割機很難在當地得到推廣,而以小型甘蔗割鋪機和剝葉機為主的小型整稈式收獲機則更加適合我國產蔗區的生產情況,值得引進和進一步推廣。因此,國內的甘蔗機械生產企業,需因地制宜,著重在這一領域取得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
起航
此外,區穎剛還強調,在我國推行甘蔗生產機械化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從人工作業到機械作業的轉化,它同時還包含著種植模式、思想觀念乃至整個生產管理體制的深刻變遷。需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快解決土地整理、機具配套、管理及人員培訓等問題,還需要加強農機與農藝的協作,研發適應機械化寬行距要求但是又不減產、抗倒伏、易落葉的優良品種。
采訪中,無論是農機部門負責人、技術推廣人員還是制糖廠廠長,都曾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了這樣一個理念:甘蔗機械化收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相信在統籌解決好機具、品種、土地、農藝等問題,實現蔗農、農場、糖廠、糖業公司以及農機部門的親密合作后,甘蔗機械化將會破冰出擊、鳴笛起航。
-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