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市場觀潮>>
(推薦)
中國已成為世界農業機械制造大國
作者: webmaster
30年改革開放,是中國農機工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穩步邁向市場的發展歷程,是農機工業制度創新、引進先進技術,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歷史寫照,更是中國農機工業上規模、上檔次,優化產品結構和資本結構,實現由量變到質變,已完成了從農機生產弱國發展成為世界農機生產大國的歷史性跨越。
農機工業總量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1977年,中國農機工業總產值為54.2億元,到2005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87.25億元,2007年增長到1517.51億元,30年增長了27倍(見表1);1977年,中國農機工業總資產(原值)為75.19億元,到2006年超過314.95億元,30年翻了兩番。30年來,我國農機工業勾畫出一條階段性、跨越式發展的清晰脈絡。
產品結構調整,不斷滿足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改革開放以前,我國農機產品主要以滿足拖拉機站、國營農場(農墾)集體耕作的需要,產品以大型化為主。改革開放以后,由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我國農機工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一批適合當時農業生產的小型化農機產品,如適合小規模經營的小型農機具,適合小田塊耕作的小型拖拉機、手扶拖拉機,適合開展多種經營的飼料加工、禽畜飼養和農副產品加工機械,適合農村運輸條件的農用運輸車等逐步占據了市場的主體地位。進入21世紀,由于中央實施了一系列持續利好的“三農”政策,農業獲得了發展,農民收入增加,加上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普遍缺乏,孕育了土地規?;洜I方式的發展,農機工業進行了又一次產品結構調整,一批技術含量高、綜合性能強的大型農機產品增長幅度加快,成為新一輪帶動我國農機工業經濟增長的引擎。
在30年的各個發展階段,農機工業培育了相應的熱點農機產品,有力地拉動了我國農機工業的經濟增長,成為農機工業不同發展階段基本特征。
農用運輸車從80年代初開始起步并獲得了快速發展。由于充分考慮了當時農村道路狀況、農民購買力水平,農用運輸車得以迅速發展。到1999年產量達到了歷史高峰,為320萬輛(其中:三輪車267.9萬輛,四輪車52.1萬輛),并涌現出一批知名企業,如:時風集團、北汽福田、五征集團等。農用運輸車發展的潮起潮落,為農機工業產品開發留下了重要的經驗。受小型農機和農用車發展的影響,單缸柴油機發展迅猛。到1995年,單缸機產量達到600萬臺,以后基本穩定在600萬~700萬臺之間,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單缸柴油機生產大國。
聯合收割機在90年代中期異軍突起。經過十年的技術攻關,“新疆-2型”聯合收割機開始成熟,在跨區作業的拉動下很快風靡全國,由此出現了一輪收獲機械產銷增長的高潮?!靶陆?2型”不僅為我國小麥收獲機械化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而且奠定了我國收獲機械工業的技術基礎。
大中型拖拉機及農機具在進入21世紀以后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高效率的大中型拖拉機及農機具滿足了現代農業生產規?;洜I的需要,從2003年以來,大中型拖拉機產量逐年增加,市場需求旺盛,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2003年5.8萬臺,2004年9.8萬臺,2006年19.78萬臺,2007年達20.31萬臺。
農業機械出口由弱走強進出口貿易由逆轉順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農機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要,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表現出了明顯的競爭優勢。1977年,中國農業機械出口只有0.21億美元,2007年達到102.24億美元,30年增長了486倍。2004年,農機產品出口增速超過整個機電產品;到2006年,農機產品進出口貿易由逆轉順,實現貿易順差1.6億美元;2007年,農機產品進一步鞏固成果,出口102.24億美元,高于全國機電產品出口增幅18.6個百分點,占全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比重1.46%,對外貿易順差14.39億美元。
適應農業現代化的產品體系主要產品產量快速增長
30年間,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變化,農機產品結構做出相應調整,形成了基本適應我國農業生產需要的產品體系,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機械,農產品加工業、林業、漁業機械,農業運輸機械,以及可再生能源裝備等共7個門類,共包含了65個大類、337個中類、1374個小類。
種植業一直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為了滿足其需要,我國農機工業現在能生產14個大類、113個中類、468個小類、3500多種產品。主要是農用拖拉機、耕整地機械、播種栽植機械、秧苗栽插機械、秧苗準備機械、中耕機械、植物保護機械、收獲機械、場上作業機械、谷物烘干機械、農田基本建設機械、排灌機械等。
主要農機產品產量快速增長。30年來,我國主要農機產品在結構調整中實現了總量的增長,特別是在2003年以后,中央持續利好的“三農”政策,有力地促進了農機工業的發展,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插秧機、播種機等農機產品獲得了快速增長,我國農機工業迎來了歷史上**好的發展時期。主要農機產品產量變化。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農機制造大國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農機制造大國。其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農機工業體系基本形成,農機工業科研、生產、開發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第二是主要總量指標已經位于世界前列。
據2007年統計,我國農機制造企業總共約有8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大于500萬元)1849家,能生產14大類、95小類、約3000多個農業機械品種,除特大型、尖端技術產品之外,我國農業生產所需要的農業機械已經基本自給,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從主要總量指標看,2006年我國農機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銷售收入(不含柴油機和水泵行業)已經達到1275.69億元人民幣,按當時的外匯兌換比率,相當于159億美元,僅低于歐盟和美國。如果按可比產品類別來對照,也是列在歐盟、美國之后。如果與歐盟單獨國家來對比,我國比其每一個國家都要高的多。
從主要產品來看,我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產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2007年我國大中型拖拉機的產量為20.31萬臺,高于德國、日本等國家,占國際總產量的20%上下。另外,我國每年還生產200多萬臺的小型拖拉機,是日本的近10倍,歐美國家已不生產此類產品。我國年生產自走式聯合收割機約10萬多臺左右,歐美國家只有2.5萬臺左右,日本3萬多臺,同時,還生產了國外不生產的背負式谷物聯合收割機和背負式玉米聯合收割機2萬余臺,聯合收割機產量居世界首位。雖然,我國生產的聯合收割機單臺作業能力較小,但是由于實行跨區作業,單臺聯合收割機作業時間和收獲面積要大于其他國家。
發表于 @ 2008年08月13日 19:35: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