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而農業現代化是建設新農村的物質基礎。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農業機械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起著基礎性、主導性、決定性的作用?!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過程中,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這充分說明,農業機械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由之路。
1 農業機械化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地位
?。?)農業機械化是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的必然選擇。農業機械化是構成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必然要求充分發揮農機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及抗災救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農業機械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農業機械化在變農村勞力資源優勢為人力資本優勢、恢復和發展糧食生產、促進優勢(特色)農產品擴量提質、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從農業勞動者隊伍中催生出來而尚未脫離農民范疇的農機專業戶、農機大戶,在提供蘊藏巨大商機的農機社會化服務過程中致富。
?。?)農業機械化是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強大支撐。機械的載體屬性,保障人力無法完成或者無法規模完成的一些農業技術的組織實施成為可能;機械作業的規范性、規模性,保障農業生產的規?;a和產業化經營成為可能;機械化的高效性,保障農村勞動力轉移,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成為可能。
?。?)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文明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本途徑。發展農業機械化,一是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二是促使農民生產生活水平提高,進而促進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營造和諧農村、促進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三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有利于加速城鎮化進程和提高人口素養,溝通城鄉文明,促進城鄉互動;四是促進農機經營者不斷學習,使他們成為高素質的農業勞動者。
2 四川農機化發展面臨的問題
四川農機化事業在發展中面臨著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農機整體水平較低,總體處于初級階段向中級階段過渡時期;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明顯滯后,不適應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發展需要;農機化發展總體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迫切需要加大資金、政策等扶持力度;農機發展遠不能滿足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農業現代化發展等多樣化需求。這些問題的形成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原因。
?。?)從政策體制上講,《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雖確定了農機化事業的地位,但相關政策、措施還不能滿足促進發展的要求;農機化執法機構的執法地位、執法依據、執法手段不落實,依法行使管理職權困難;農機生產、營銷、維修分屬不同行政主管部門管理,影響了資源統籌和科學規劃。
?。?)從發展角度上講,數量與質量、生產與效益、動力機械與配套機具等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耕、播、收機械化水平比例不協調的問題依然存在;農機資源有效投入不足,有些領域甚至呈現空白;社會化服務程度不高,遠不能滿足農業現代化的生產需求。
(3)從創新角度上講,管理工作慣于單純依賴行政手段推進,運用市場經濟方法創新工作思路、開拓局面不足;科研和技術服務體系滯后,計劃經濟時期的政府支持職能轉變后,新的政策支持機制發育不全,制約著技術創新積極性和活力;新產品開發受科研資源規模、實力、財力所限,缺乏戰略性謀劃,新產品檔次低、市場份額小、生命周期短,與國內外先進科技差距較大,不能根本解決關鍵生產環節的技術難題。
3 四川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機遇
?。?)農業機械化的地位和作用已經得到全社會的普遍認同。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在工業化初期,農業支持工業,是一個普遍的趨向;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也是一個普遍的趨向。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這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新階段。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措施,是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整體水平的重要條件,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必由之路。隨著我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對農業機械化的投入和扶持必將進一步加強。
?。?)加速發展農機化的經濟基礎已經基本具備。一方面,購買農機的農戶,通過開展作業服務,能在合理的期限內收回成本并有利可圖,經營農機已經成為農民的致富門路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許多農機作業服務價格低于雇工的價格,農民使用農機作業的積極性高漲。隨著農民收入的增長,對農機等農業生產資料的投入也在增加。在購機補貼政策的刺激下,農民購買農機的熱情持續升溫,農機市場產銷兩旺??梢哉f,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大規模推廣使用農機的經濟基礎已基本具備。
?。?)農民對農機化的渴望日益迫切。當前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老齡化趨勢明顯,特別是在“春耕”、“雙搶”等關鍵農時季節,農村勞動力季節性短缺現象突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的勞動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希望通過農機化來減輕農業勞動強度,分享現代文明進步的成果。農機作業的市場需求在明顯增大。
?。?)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客觀實際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民在生產實踐中探索出了以農機跨區作業為代表的新型農機服務模式,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減少了機具的重復購置,實現了農機共同利用,農機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農機作業市場日臻成熟。
4 新時期農機化發展建議
?。?)樹立和落實科學的農機發展觀。一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農機化發展的主體是農民,這就要求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和首創精神,切實調動農民購買農業機械和開展農機作業的積極性,不斷減輕農業勞動強度和農產品生產成本,切實提高農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二是樹立實事求是的觀念:充分發揮政府及職能部門的規劃指導、技術服務、資金投入和組織協調等方面的引導作用,根據各地不同自然、經濟、地理條件、生態特點,實施非均衡發展戰略,區分輕重緩急,抓好重要季節、主要作物、關鍵環節和重點區域的農業機械化生產。三是樹立效益要**大化的觀念: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措施,提高農機利用率、作業效率和經濟效益,只有讓農民感受到農業機械給他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才有發展農業機械的強大源動力。四是樹立資源優化配置的觀念:遵照規模經濟理論,依靠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發揮規?;瘍瀯?。培育農機跨區作業市場,充分利用省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把省內農機存量資產經營挖潛、以存量吸引增量,與“引機入川”開展跨區作業緊密結合起來。
?。?)建立以國家投入為引導、農民投入為主體的農業機械化資金投入體系,增強農機對新農村建設的推動力。建議各級政府要增加對農業機械化的引導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從政策上、資金上大力扶持農機科研開發、農機推廣、培訓機構和農機合作服務組織發展,國家財政要為這些領域提供公益性服務所需經費;將農機執法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及執法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加強財政和信貸資金的整合聯動,發揮兩種資金的整體效益,對農民、農機合作服務組織購機和農機企業技術改造給予優惠信貸支持。與此同時,依法穩定地提供購機補貼資金,調動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3)建立以政府農機部門為引導、民營經濟為主體的農業機械化組織保障體系,加快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機對新農村建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根據四川實際,積極探索以農機大戶為龍頭、農機專業戶為主體、農機協會與中介服務組織為紐帶的農機服務產業化的新模式。要充分發揮農機專業戶在農機作業服務市場中的主體作用,扶持發展農機大戶,引導發展鄉村農機專業協會、農機中介組織和農機合作組織,加快鄉村農機站(農村經濟服務中心)改革并提高其服務能力。農機部門要認真落實《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切實承擔起農機化公共服務和農機化執法與管理雙重職能,并將服務和管理工作重點放在宏觀調控、技術推廣、市場信息、政策法規、建設新型服務組織、維護市場秩序等方面。
?。?)建立科技保障體系,提高農機化對新農村的支撐保障作用。農機部門要加快農機科技創新步伐,集中人力、財力攻克關鍵機具、技術研發等難題,開展農機化技術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推進農機科技體制創新,構建以市場為導向,農機生產企業為主體,引進吸收再創新為重點,產、學、研、推相結合的農機科技創新體系;以農機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機示范推廣戶和農機生產流通企業的技術推廣服務組織為補充的農機技術示范推廣體系;以現有農機化培訓學校為基地,學歷教育與職業短期培訓并舉,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的農機化職業教育體系。
(5)建立以法律法規、政策制度、標準規范為主要內容的農業機械化法制保障體系,盡快建立農機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增強農機化發展后勁。認真貫徹落實《農業機械化促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農業技術推廣法》、《四川省農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實際需要,完善相關配套法規和規章。當前,要重點爭取政府及有關部門制定扶持農機化發展的資金政策、保護政策,要采取各種措施,切實保護和調動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農機部門要依法進行農機行政執法,進一步修訂和完善農機產品、農機作業、農機維修、農機安全使用等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標準,并加強其應用指導工作。通過建立健全農機化政策法規體系,使農業機械化進入法律保護、政府扶持、部門服務、農民自主經營發展的新時期。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8日 10:10: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