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宏觀視野>>
(推薦)
“三農”機械工業新的增長動力
近年來,我國機械工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產值、利潤、銷售收入都創歷史新高。但在機械企業普遍對市場前景看好的同時,開始出現了行業經濟增速減緩的跡象。當前,農用機械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機遇期,因此發展農業機械化不僅是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需要,也是促進機械工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服務行業協會轉型之惑
眾所周知,作為中介組織,行業協會在政府和企業之間起著溝通和服務作用。與西方國家的行業協會賦權的方式不同,中國的行業協會是企業賦權與政府賦權的結合體。因此,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就必須構建起政府、市場和社會三者有機和諧的統一體。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決把政府不該管的事交給企業、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有關專家亦認為,伴隨著政府機構改革的深入,今后行業協會的作用肯定會逐步加大,并將承擔起一部分原來由政府行使的職能。這將為中機聯真正發揮其在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成為行業的領**者提供良機。
中國機械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理事長依英奇說:“現在我們碰到的不少問題都是標準問題,有許多能擋住國外進口的標準就是制定不出來,反過來我們的標準還存在著與國際接軌的問題?!?br>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蔣雷強調,行業標準的制定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打造民族品牌的根源就是標準。他說:“不抓好標準,那我們的知識產權、技術市場,甚至于產品的出口等都要受到制約?!?
現階段標準并不是由政府制定,但由政府管,可搞標準的人又在企業里面。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市場需要標準、上下都說重視標準而標準又大都停留在口頭上的事。專家提出,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盡快通過政府授權,力爭把制定標準這塊管起來。
對于行業規劃,近年來政府部門所起的作用已越來越弱化了。專家們認為,從摸清家底、分析市場、研究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規劃這塊也是行業組織應當跟進與強化的地方。
實際上行業協會要配合政府辦的事并不僅僅是制定標準和規劃。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行業協會亟須通過實施有效的服務,為振興裝備制造業建言獻策,肩負起促進整個行業的協調健康發展的重任。
“三農”機械工業新的增長源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楊紅旗說,今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與農機、內燃機及食品包裝業關系密切,還與工程機械、汽車、機床工具業在內的整個機械工業密切相關。
從長遠來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發展中科學地調整企業的產品結構,使有限的資源聚焦于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產品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是加速機械企業做強、做大的有效途徑。
據了解,工程機械和汽車業是受固定資產投資影響較大的行業。去年我國工程機械業和汽車業增速明顯放緩,實現利潤分別較上年下降27.76%和5.7%。有關專家預計,工程機械和汽車市場需求今年仍有可能走低。這將促使工程機械和汽車企業加快向農村市場進軍的步伐。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家在投入大量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投入數千億元用于(包括農村道路在內的)公路建設,這不僅有利于促進農村交通運輸業的大發展,也為工程機械業和汽車業開拓農村市場提供了良機。
及時跟進做“農”字文章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表示,在國家已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大背景下,機械工業應該考慮如何才能承擔起相應的歷史責任。
近年來,國家通過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加快農業科技進步,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去年中央財政共拿出7000萬元用于農機具購置補貼,地方財政配套4.1億元;今年中央財政用于農機具購置補貼的款項已經確定為3億元,預計地方財政配套的資金將不會少于10億元,補貼資金的成倍增長將大大拉動國內農機市場需求。
從某種意義上說,盡管利好因素眾多,但也存在著一些制約機械行業進入的共性問題。專家提示,受農民消費水平及產品性能所限,近期工程機械和汽車產品尚不具備大舉進軍農村市場的條件。
中國液氣密協會副理事長沙寶森說,我國農村市場尚未充分開發,機械工業向農村進軍大有可為,中機聯應組織相關協會進行專項調查研究,盡快摸清農村市場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裝備,以及需要提供什么樣的服務,以便各行業協會有的放矢地去開拓。
蔣雷指出,汽車行業這幾年也在思考如何為“三農”服務的問題。**近汽車行業的幾位權威人士提出發展適宜農民使用的“小康車”問題,就是要使其既符合農民的購買力(在1升以下、3萬元之內),又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
有關人士認為,前些年曾在開發農用車上失過分的汽車企業,如果燃油稅的征收在明年成為現實,在“小康車”創新方面取得切實進展的話,那么這些企業在農村市場會得到新的發展機遇。
隨著國家對“三農”扶持政策和力度的不斷加強,機械工業通過關注農村市場,搶抓機遇,進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在運行機制上以產業化思路發展農用機械,以專業化的思路提高農機械的服務水平,實現機械工 業與“三農”共成長。
——薦自《中國工業報》
發表于 @ 2008年07月03日 16:49:00 |點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