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男女男精品免费视频网站,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二区

羅曉

報社編輯,本科學歷,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被省新聞學會、企業報協會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

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成果推廣>>

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高產栽培技術收藏

 

    

(推薦)

 

 

摘要: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技術的綜合運用是水稻生產中的一形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新成果。此項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是水田生產中的一項革命。在此,本文將實踐中的素材整理,與大家共商榷。

 

關鍵詞:水稻   稀植    深施肥    栽培

 

 

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高產栽培技術

                        

唐守來  佘國遠

  

當前墾區水稻生產發展很快。水稻產量的增加,除依靠擴大種植面積外,更重要的是采取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單產。目前由黑龍江省水田機械化研究所研制的ZETF—6型水稻深施肥機為國內動力水稻插秧機(延吉和依蘭生產的)配套一次可完成機插秧深施肥作業。1996年初,農場投資4、5萬元引進21臺水稻深施肥機,分別在二、三、五分場試驗示范面積達1150畝。并由科技科、農業科、農機科和水稻辦聯合組成全程技術服務;經一年來的生產探索出一套運用綜合科學技術創高產的新模式。這就是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栽培技術。

 

一、         實施效果

    八五三農場地處三江平原的東部,依山傍水 ,土壤肥沃,年有效積溫25000C左右,屬于第三積溫帶,典型的山區小氣侯,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為125天左右,適合種植中早熟水稻;品種有合江19、東農416、墾育131和墾89—370,主栽品種墾育131和東農416。

1996年農場加大調整作物種植結構,一年開發水稻面積達16.6萬畝;到目前全場水稻面積以達42萬畝。同時為了推進水稻生產再上一新臺階,引進水稻深施肥機技術,組織有關科技恩員對水稻深施肥機理進行系統研究,使這項技術更趨完善的同時,進行大面積對比試驗示范面積達1150畝,跟綜全程技術服務,9月28日,組織聯合調研,對五分場六隊王振民同志用常規方法種植(采用人工分四次施肥的9x3寸)水稻6畝及采用新技術機插秧的同時一次深施肥,稀植9x5寸水稻25畝、9x6寸的水稻65畝和三分場場直蔣授魁同志種植的9x5寸水稻75畝及9x6寸的水稻15畝的試驗示范對比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核。

稀植機插深施肥的比常規密植人工撒肥的:可節省化肥44.5%(約合10公斤);節省種子40—50%(稀植9x6、9x5寸的保苗穴數分別1.1和1.3萬穴,而9x3寸的保苗穴數2.2萬穴);節省人工投入0.5—1個工(稀植機插深施肥一次完成,而不在追肥,而機插不深施肥的,人工分四次撒肥投入人工)。又因深施肥是埋在土壤里,而追肥是撒在水田里,經測定可減少水質污染及降低水田水硝酸鹽含量20%左右的目地。同時稀植機插深施肥的水稻分孽多、株高、穗長、粒多、千粒重高,增產幅度比密植人工追肥的高達12.6—19.5%。特別在1996年初春夏旱、伏雨多、階段性低溫寡照不利的條件下,應用該項目的1150畝水稻達到了完全成熟、高產、優質、高效的顯箸成果;無疑為墾區和我場全面實施稀植機插深施肥創高產探出了一條新路子。

    當年效益分析:

    1、每畝節省種子40—50%,計1.4—2公斤,每公斤按1.8元計算,可節省2.56—3.6元/畝。

    2、節省用工投入0.5——1個工/畝,每個工按25元計,可節省12.5—25元/畝。

    3、節省化肥10公斤,按平均價2600元/噸計算,可節省26元/畝。

    4、增產12.6—19.5%(按對比田計)可增產65.4—100.8公斤/畝,每公斤按1.2元計算,可增效益78.48—120.96元/畝。

    當年每畝節本增效益:2.56(3.6)+26+12.5(25)=41.02(54.6)元/畝。

    當年每畝增產效益:78.48(120.96)元/畝。

    當年畝節本增效益:41.02(54.6)+78.48(120.96)=119.5(175.56)元/畝。

    當年投入產出比:購置一臺935—6型水稻插秧機資金:9150元(延吉產),配套一臺深施肥機資金:1700元/臺,合計投入資金:9150+1700  =10850元;按每臺每年作業200畝水田計119.5(175.56)元x200畝:10850元=23900(35112):10850 =2、203(3.236):1。

從上述效益分析,一年就可以把全套機具的投資收回還有余。

 

二、深施肥技術是高產節本的基礎

在水稻生產中,撒施肥是一種傳統的施肥方法,一般在耙地前、緩苗期、生長期分四次追肥,總追肥量為25公斤/畝左右,而水稻深施肥技術是一種新的施肥方法,它是在機插秧的同時,按農藝要求的深度(4至5厘米)距離苗帶5至6厘米,將化肥定時定量均勻連續地埋在水田泥中,提高化肥利用率,達到均衡長效;肥埋在地下緩慢溶解在土壤中,所以在水稻整個生長期內持續發揮作用;作物在肥力均衡條件下,能夠健康生長。而追肥則使作物在極不均衡、也不及時的環境中生長。也就是說,追肥后短時間內肥力充足,但作物沒有吸受完,肥料就隨水的流失和太陽的照射下大量的蒸發損失掉了,作物在需要肥時卻沒有肥,而影響作物生長,具專家介紹:我國追肥的利用率不足25%;而深施施肥的利用可達50—55%。今年的生產實踐再次證明了這一點(節肥又增產)。

 

    三、旱育壯秧稀植是水稻高產增效的前提

    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高產栽配技術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科學技術。這項技術的內涵是把住育苗關,適當減少畝保苗穴數,采用機插的同時深施化肥方法,提高肥效利用率,達到即節省投資又增產的目的。把住育苗關,關鍵在播量,播量大,育不出壯秧,影響插秧,也影響插秧后的緩苗和分蘗。

    (一)、把住育苗關。稀植機插育苗每盤的播量為120克,同時要保證播種均勻度;稀植的秧苗不僅苗壯,不易得病,而且在床內就已分蘗2—3棵。

過去插秧一般采用9寸行距,3—4寸穴距,每穴插4—5株,畝保苗穴數為2.2—1.67萬穴。而稀植就是以行距9寸不變,穴距改為5—6寸,畝保苗穴數為1.1—1.3萬穴,每穴插2—3株,穴距的選擇還要根據土壤肥力和水稻品種而定。

    (二)、稀植機插深施肥的水稻表現出的特性:

    1、稀植的苗性好,根系發達、苗齊、苗高、苗壯、分蘗早,在苗床內已分蘗2—3棵,幼苗的抗病能力強。

    2、緩苗快,分蘗早,中后期生長快,其主要原因幼苗根系發育后,通風、日照良好,容易吸收地下的營養,而且具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和生長空間。

    3、出穗齊,成熟期短,5月25日左右稀植機插深施肥的水稻在7月末開始出穗,5—7天全部出齊,穗出齊后,40天全部成熟,比人工密植、插秧、追肥田提前3—4天,株高一致,成熟也一致,而且全部活桿成熟,為機械收獲創造了良好條件。

    4、穗長、粒多、結實率高,平均穗長比常規密植穗長0.8—1.25厘米;平均每穗多25——30%的粒;結實率高達95%以上,沒有半成熟的現象。

    5、抗倒伏,抗稻溫病的能力強。稀植深施肥的水稻 桔桿粗壯,加之活桿成熟不易倒伏,也不易得稻溫病,成熟后的水稻均勻整齊。

    6、千粒重明顯高于其他田,密植深施肥的水稻千粒重一般為22克左右,而 稀植深施肥的水稻千粒重可達24克以上。

   綜上所述,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的機理:一是改變了水稻生長的空間和發育根系以及吸收土壤中營養的環境,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和水稻生長所需的空間;二是增加太陽能直接照射水面的面積,提高水溫,增加有效積溫。據測定水面溫度每提高0、50C,那么一個生長周期就能增加積溫500C以上,這是很重要的增產措施;三是改變了空氣流通的環境,增加水稻授粉機會,并為作物光和作用創造了優越條件,從而提高水稻生長的結實率;四是大幅度提高肥效的利用率,均衡長效的供給肥力,保證水稻生長期內所需營養。這四條是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能夠實現節本增效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如田間管理,優良品種,病蟲害防治等。

 

    四、生產過程注意事項

   (一)、要把住育苗關:比如播量密度和播量均勻度 ,種子的發芽率等都應按技術規范操作,秧田的管理,一定要控制好水份,要及時通風練苗,防止苗徒長。

   (二)、健身防病。插秧前2—3天,要在苗床內噴藥防病的同時追肥一次;其目的就是插秧時原氣不傷,緩苗快,分蘗早。

   (三)、嚴格控制插秧深度。深度應控制在1、5厘米左右,插深了影響分蘗,稀植主要靠分蘗保證收獲株數;水稻主要靠分蘗增產。

    四、要控制好施肥深度。施肥深度控制在4—5厘米為宜,施肥過深,前期借不上肥力,影響分蘗和生長,后期無效分蘗,浪費肥力。

   (五)、要嚴格控制分蘗時間。分蘗時間一般控制在6月末和7月5日前,否則分蘗過多,增加無效分蘗,生長期積溫不足,影響成熟;分蘗過少,保證不了收獲株數,影響產量。每穴的分蘗株數一般控制在20—28株左右。

   (六)、加強田間管理

    1、田間管理,以淺水灌溉為主,適當采用深淺間歇灌溉方式。插秧后到反青期間灌苗高三分之二的水位;反青后到有效分蘗末期(6月28日左右)灌 3厘米淺水,提高水溫,促進分蘗,早生快發。6月29日—7月5日期間撤水曬田,控制分蘗,每穴的有效分蘗數20—28株左右,從幼穗形成(7月10日左右)期,開始到出穗期(7月末)灌5至7厘米水位,7月末開始出穗,8月5日左右出齊穗,出穗期間灌5—7厘米水位,9月5日左右撤水。

    2、田間鋤草。插秧前封閉滅草,每畝地用60%丁草胺1.5兩加50%捕草凈可濕性粉劑1兩充分混合后均勻揚入水田面上,保持水層5—7天。

    3、健身防病。7月28日每畝地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磷酸二氫鉀、米醋各1.5—2兩,兌水6—8公斤水,均勻噴灑在葉面上預防和防止稻溫病。

    五、水稻深施肥機與插秧機安裝及調試

    水稻深施肥機是一項新技術,當然還有它不完善的局限性,加之在應用過程中素質水平不一,往往因技術不到位,致使這項技術得不到應有的增產節本的**佳效果。在一年來的生產摸索中,經農機技術人員對原機的進一步更新改造,特別增設稀植裝置,使之更趨完善。為實現稀植深施肥(核心增加分蘗,提高肥效利用率及增產)的目地,在安裝前應在不破壞原機性能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造安裝。

    1、改裝插秧機地輪箱四軸、五軸雙聯齒輪,加快整機的前進速度,實現穴距加大(實現稀植),此時栽植臂的插次不變。方法:四軸雙聯齒輪數30:20改為30:26;五軸雙聯齒輪齒數16:31改為16:25。

    2、改變被動帶輪直徑,放慢整機的前進速度和栽植臂的插次,將稀植帶輪圈加熱后,套入原機帶輪上,冷卻后成一,使帶輪直徑由157毫米增加到210毫米,換上兩根A型加長的(1350毫米)皮帶,既可稀植作業。

在改動四、五軸齒輪后,實際是加快插秧機前進速度,同時也增加了發動機的負荷,由于前進速度加快,栽植臂插次不變,相對地改變了插秧機的軌跡,使插秧質量發生了變化,為了彌補這個欠缺,采取了降低前進速度和相應降低栽植臂插次的方法,也就是加大了插秧機帶輪的直徑,使原9x3、9x4寸變為9x6寸的稀植穴距。

    3、部分插秧機尾板改窄,將1、7尾板的內側和3、5尾板的兩側用鋼鋸在靠近方梁位置向里鋸2厘米,并把鋸后的尾板向上折起,使尾板變窄以保證安裝開溝器時不足的位置。

    4、上梁連接,在上梁引出三個立柱角鋼分別用三個“U”型卡子固定排肥器,驅動連桿上端與擺臂連接,有尼龍套的下端與插秧機栽植臂曲柄連接。

    5、下梁連接,在插秧機尾板的矩型管上用兩個M12螺絲,分別把兩個方梁座固定在矩型管上,方梁座與上梁前面的兩個吊耳連接。

    六、使用深施肥機注意事項

   (一)、在使用深施肥機前,須檢查深施肥機具與插秧機裝接部位的可靠程度,螺絲是否擰緊,銷軸是否插好鎖好,各調解部位是否調整到要求尺寸。

   (二)、起動插秧機前,要用搖把搖動插秧機,看栽植臂和排肥器等部件有無卡阻、脫落及異?,F象,待插秧機栽植臂運動無問題時,方可起動發動機。

   (三)、在插秧機運輸過程中,要把深施肥機調節架調整螺絲調到開溝器**高(淺)位置,防止刮、碰,作業時要把開溝器調到3至5厘米深度。

   (四)、作業時要保證肥箱和各排肥部件的干燥,在停放插秧機超過1小時時,應將排肥輪拔出,拉開插板把肥清除干凈,防止潮解粘肥,要經常利用停機時間清除開溝器、排肥槽、復泥器和排肥管上的泥和草,輕除堵塞隱患,晚間停機時要取下排肥輪,放在屋內干燥處,以備第二天再用。

   (五)、插秧機轉彎時,要踩下過埂器,使開溝器升起,防止兩邊開溝器擁泥掛草,在向秧箱上澆水時,注意不要把水澆在肥箱和排肥器上,以免潮解肥。

    七、使用深施肥機的相關條件

   (一)、作業水田標準。作業地塊地面平整、無稻根、稻草雜物,水田地平面高低不差寸、不露泥。整地后,地面泥土細碎,耙后沉淀時間不能長,否則影響復泥蓋肥的質量。

對深松、深翻頭一年開發的水稻田,整平耙細后,沉淀3—5天后,放水曬田2—3天,然后放寸水不露泥,否則機插秧時易陷車打誤,無法實施機插深施肥作業。

   (二)、肥料標準。使用的肥料均勻,無粉塵,直徑在2—4毫米的顆粒應占85%以上,使用前**好過篩,肥料應松散,無結塊,顆粒應有一定硬度(千克力/粒),有利于施肥作業。

   (三)、對種植戶及機手的要求。因稀植機插深施肥技術是一項綜合性強的科學技術,這就要求種植戶及機手不但懂得農藝方面的新技術措施,還應懂得插秧機和深施肥機具性能構造,而且能夠獨立操作、安裝及調試,按期保養機具。

水稻稀植機插深施肥技術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綜合性工程,廣泛應用具有深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發表于 @ 2008年07月19日 22:29:00 |點擊數(

舊一篇:水稻機插秧技術又有新突破 | 新一篇:新修訂的科技進步法開始實施

博客信息
羅曉的博客
創建時間2007年11月24日
今天點擊:2074
本周點擊:530
本月點擊:3289
點擊總數:469984
[發私信][加為好友]
博客公告
報社編輯,本科學歷,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被省新聞學會、企業報協會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采寫和編輯的作品獲全國、省、市級新聞學會、企業報協會評比各種獎項。在國家級不同報刊雜志發表典型報道、產業觀察、市場分析、報告文學等作品上百篇,獲第四屆全國理論創新優秀成果一等獎、首屆“世界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特等獎、《中國工業報》征文一等獎。(本博客推薦文章目的在于學習和推廣交流,作者有異議可留言刪去。)
文章分類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機板塊插秧機板塊(1篇)
產業研究產業研究(110篇)
產業要聞產業要聞(110篇)
成果推廣成果推廣(86篇)
大家論壇大家論壇(73篇)
電腦知識電腦知識(14篇)
發動機板塊發動機板塊(2篇)
法律法規法律法規(23篇)
個人博壇個人博壇(77篇)
工程機械板塊工程機械板塊(2篇)
購置補貼購置補貼(16篇)
管理經緯管理經緯(70篇)
國際化經營國際化經營(73篇)
國內企業展播國內企業展播(5篇)
國外企業展播國外企業展播(5篇)
宏觀視野宏觀視野(110篇)
環球農機環球農機(85篇)
技術交流技術交流(120篇)
農機詞典農機詞典(43篇)
農機故事農機故事(6篇)
農機具板塊農機具板塊(5篇)
農機名人農機名人(3篇)
農機往事農機往事(10篇)
農機文化農機文化(30篇)
農友百事通農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企業產品企業產品(70篇)
市場觀潮市場觀潮(58篇)
收獲機板塊收獲機板塊(8篇)
圖片世界圖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機板塊拖拉機板塊(57篇)
寫作園地寫作園地(2篇)
旋耕機板塊旋耕機板塊(1篇)
液壓挖掘機板塊液壓挖掘機板塊(1篇)
移動電站板塊移動電站板塊(1篇)
原創報告文學原創報告文學(6篇)
原創熱點追蹤原創熱點追蹤(23篇)
原創通訊原創通訊(29篇)
原創文藝作品原創文藝作品(25篇)
戰略研究戰略研究(20篇)
診治農機診治農機(61篇)
政策導航政策導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專家觀點專家觀點(75篇)
裝載機板塊裝載機板塊(3篇)
©2016 nongjitong 農機通提供技術支持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政策 使用條款和版權聲明
頁面生成時間:2020/12/24 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