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耕機上加裝多桿尺深松技術應用
李飛 李家龍
墾區(qū)目前使用的中耕機械大都是在行間用三個大小不等的桿尺橫向排列,進行中耕作業(yè),這種機械在作業(yè)時,尤其是第一遍中耕,土壤板結嚴重,造成行間壟溝起大土塊,產生埋苗、壟溝中間敞口跑墑等現(xiàn)象。而且中耕深度往往達不到農藝要求。作業(yè)速度很低,一般一臺8行中耕機班次10小時中耕200畝,作業(yè)負荷大,經濟效益差,針對這些情況,農場科技人員在原有中耕機上進行多桿尺深松新技術改裝,經中耕實驗,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為進一步加大鼓勵這項新技術普及應用,農場出臺政策對改裝每臺給予扶持補貼700元,今年農場更新改造這項新技術46臺套,為農戶提質增收和農場經濟快速發(fā)展提供了保障技術措施。
一、主要結構及特點
該機械采用行間縱向排列,由5個桿柄相同,柄長及鏟頭大小不同的深松鏟固定在同一順梁上,順梁前端固定在大號桿尺座上,并裝有活動轉軸,在順梁的尾部用伸縮桿與中耕機小橫方梁連接,起到上下仿形作用。深松鏟頭從前至后,鏟頭由大漸小,**后的鏟頭**小。第一鏟寬18cm、第二鏟15 cm、第三鏟12 cm、第四鏟9 cm、第五鏟6 cm寬。鏟頭為箭型,鏟尖呈三角形,工作面為凸曲面,耕后土壤松碎,溝底比較平整,松土質量好。安裝時,前第一鏟**淺,依次向后逐漸加深安裝,每個松土鏟加深3--5cm安裝,安裝時視松土情況可自行調節(jié)。多桿尺中耕機械中耕時,每個松土鏟是依次漸深的方式進行松土,每個鏟頭松動的土層在3--5 cm,即使土壤板結嚴重,每個鏟頭松的土層只有3--5 cm,分層松土。所以松起的土層不會造成大塊,并且鏟頭為箭型,碎土效果較好,避免了因起大塊埋苗、壟溝跑墑的問題。
結構示意圖:
二、注意事項
1、安裝時同一順梁上松土鏟必須依次均等降低深度安裝松土鏟,不能有深有淺,整臺機組的每個順梁上松土鏟也應調整安裝在同一水平線上,第一鏟入土深度為3--5 cm,往后逐漸增加安裝深度。
2、將車開正,停在壟溝正中,將順梁松土鏟調整到行距中間(一般行距65 cm),左右偏差不超過1 cm,偏差過大,作業(yè)時會造成傷苗。
3、根據(jù)土壤水分及板結程度,靈活調整深度和行走速度,以達到中耕的農藝要求。一般中耕深度在20--25 cm,行走速度5—7km/小時。
4、作業(yè)時及時清理松土鏟上掛的秸稈雜物,避免拖堆影響作業(yè)質量。
三、作業(yè)效果
利用多桿尺中耕機中耕后,行間土壤細碎,有利于作物根系的提溫、透氣、保墑,減少了作業(yè)能耗,提高功效1.5倍。避免了以往老式中耕設備埋苗、跑商、深度不夠的弊病。第一鏟的入土深度在3--5 cm,寬度18 cm,入土深度適宜,能起到較好的除草的作用,并且為第二遍中耕創(chuàng)造了良好基礎。我們在第一管理區(qū)第六作業(yè)站一號玉米地進行了45hm對比試驗,通過使用測試,每畝降低成本1.53元,單產提高8%。
發(fā)表于 @ 2008年12月04日 15:31:00 |點擊數(shù)()